台灣經濟不斷發出警訊,出口持續衰退,根據財政部公布海關進出口統計,從今年二月起,一路負成長,單月出口較上月減少5.8%,年減14.6%,財政部預估,台灣今年出口要由正轉負,希望渺茫。行政院主計長石素梅在立法院答詢時表示,GDP連保一都有困難。經濟疲弱,加上無薪假人數持續上升,讓人擔心台灣可能再度掀起無薪假浪潮。
根據行政院勞動部統計,十月中通報無薪假人數達1,239人,創下20個月以來新高,連續兩個月突破千人。無薪假被視為是解僱的預兆之一,過去2008年的全球金融海嘯以及2011年歐債危機時,國內企業曾經實施無薪假,以減少工資支出。勞動部表示,已準備200億就業安定基金,以因應勞工無薪假以及後續可能的大量解雇,幫助失業勞工度過難關。
不過,在台灣經常傳出企業利用無薪假剝奪勞工權益事件,事實上,無薪假期間,勞資雙方僱傭關係依然存在,公司仍然要負責勞工的基本工資、勞健保與退休金等等,一旦訂單和產能恢復,就應該取消無薪假,恢復勞工應有薪資。但勞動部表示,目前已準備200億就業安定基金,幫助失業勞工度過難關。2015/10/19(阿水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