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俗語:拍斷手骨顛倒勇
音讀:Phah4-tng7 tshiu2-kut4 tian1-to3 iong2.
釋義:拍斷=打斷;顛倒=反而;勇=強健。雖然〈非自願的〉打斷了手骨頭,只要細心療治、盡力調養,反而讓人更加強健,即所謂「愈挫越勇」;鼓勵人要不畏困難挫敗,有志者事竟成。
音讀:Phah4-tng7 tshiu2-kut4 tian1-to3 iong2.
釋義:拍斷=打斷;顛倒=反而;勇=強健。雖然〈非自願的〉打斷了手骨頭,只要細心療治、盡力調養,反而讓人更加強健,即所謂「愈挫越勇」;鼓勵人要不畏困難挫敗,有志者事竟成。
或許有人認為,「台灣閩南語」係屬地方語言,難登大雅之堂。其實,它比許多其他方言甚至所謂的「國語」,不只毫不遜色,甚且文雅得不知凡幾,只是因為大家平常說慣了,加上台灣長久以來一直受到外族統治,鮮少有人加以注意而導致如此誤會。
閱讀全文羅馬拼音:Ke sái lo̍h thôo,iā ū sann tshùn ian.〈數字標記法:Ke1 sai2 loh8 thoo5, ia7 u7 sann1 tshon3 ian1.〉
閱讀全文台灣,福爾摩沙,美麗之島!16世紀中葉,葡萄牙船隊航經台灣海域時,水手發現浮現在太平洋中的一個美麗島嶼,不禁高呼「Ilha Formosa!」的讚頌之聲;因葡萄牙語的「Formosa」為「美麗」,「Ilha」為「島嶼」之意,故翻譯為美麗之島,於是,「福爾摩沙」就此成為歐洲國家對台灣這塊土地的稱呼。
閱讀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