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記者姚碩彥/台北】內政部於今(3)日在行政院會報告「114年暑期保護青少年-青春專案」規劃。部長劉世芳表示,為避免青少年於暑假期間遭受不法及安全危害,警政署彙整各部會暑期相關保護措施,聚焦在「淨化成長環境、防制被害、擴大宣導」3大工作主軸,透過「精準查察」及「有效宣導」兩手段,強化保護青少遠離毒品、幫派及性剝削等,未來各部會會持續透過跨域合作及公私協力方式,精進研議與時俱進的保護輔導措施,使政府的作為能符合網路時代的青少年需求

劉世芳說明,每年7月至8月份暑假期間天氣炎熱,青少年至溪河、海邊遊憩,易因疏忽戲水危險性致發生水域安全問題,或深夜留連KTV、夜店、網咖、撞球間、電子遊藝場、舞廳等營業場所衍生事端及影響人身安全情事,各部會將透過青春專案執行,落實暑假期間的教育及預防機制,協助個人及家庭步上正軌,保護暑期安全活動空間,並維護青少年身心健全發展。

劉世芳指出,為於暑假期間加強保護青少年安全,各部會這段期間將強化「精準查察」透過營業稽查、勞動稽查、安全檢查等手段,強化營業場所及水域安全;透過危險駕駛裁罰、道安講習等裁罰性不利處分,避免青少年致生安全危害;透過刑事調查、查緝、起訴,使青少年易涉入或遭利用犯罪行為得獲抑制。

在「有效宣導」方面,有關機關將藉由辦理實體或網路活動設定適當客群、場所,對於人身安全、婦幼安全、勞動安全、網路安全要點精準投放,增加家長及青少年知能,避免遭受不法及安全危害,亦避免少年曝露觸法風險及預防涉入犯罪。

劉世芳強調,少年涉入犯罪多與「身心未臻成熟」、「家庭功能不健全」及「教育功能不完備」有關,應加強社會對於個人及家庭的教化功能,各部會也藉由「暑期保護青少年-青春專案」正面指引青少年參加活動、勞動、運動,進行自我探索及社會情緒學習,讓青少年安心過暑假。另呼籲青少年暑期上網時,應對常見詐騙情境保持高度警覺,謹記「防詐5不」原則:「不接」不明跨境來電、「不聽」操作匯款指令、「不看」不明網路連結、「不傳」個人資料與帳號密碼、「不信」自稱師長要求繳交保證金,避免落入詐騙陷阱或不慎淪為詐騙共犯。遇有可疑情狀時,可多加利用165反詐騙專線尋求專人協助,多方判斷,可有效防範詐騙犯罪,確保自身及他人財產安全。2025/07/03